李

小檔案
薔薇科
李子
Prunus salicina
廣泛分佈於北半球溫帶地區,品系分為:中國李、歐洲李、美洲李等
品種繁多,有杏菜李、山連李、桃接李、高接李、胭脂李、長葉李、紅肉內李、紅玉李、六月黑李、黃柑李、加洲李、黃肉李等
3~8月份為盛產期
栽種要點
◎可喜溫暖或冷涼環境,適溫12~25℃,適合台灣中、北部地區,海拔約800~1700公尺的山區栽培,可用嫁接繁殖,砧木可用桃或李的實生苗。
◎土質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,冬李於落葉後施肥,而在開花前及結果後再追肥。
功效
◎本草綱目記載其性微溫,味苦酸。
◎在現代經過改良後的李,性平,味甘。
◎可生津止渴、清肝、利水等。其味酸,可解酒,胃腸不佳的人不宜過量。
營養成分
熱量、水分、蛋白質、醣類、膳食纖維、灰分、維生素A、B1、B2、B6、C、鈉、鉀、鈣、鎂、磷、鐵、鋅。
選購和食用
◎果色富光澤,質地有彈性為佳。
◎可生食,糖漬、鹽漬、果醬、蜜餞、或釀酒。生食需待果肉成熟再食用,避免苦澀傷胃。
栽種小叮嚀
適應性強,無需特別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