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香果

小檔案
西番蓮科
西番果、時計果
Passiflora edulis Sims.
巴西,1901年由日本引進紫色品種
紫色種、黃色種、台農一號
◎百香果植株生長迅速,自種子播種繁植之實生苗,經定植後約8~10個月即可開花結果,經濟栽培年限為4~5年
◎產期在6月上旬~12下旬,盛產期在7~9月
◎百香果在開花後經60~80天,即可採收,以台東縣、南投縣、台南縣較多
栽種要點
◎黃色種百香果(花期5~12月)早期均採用人工異株異花授粉才能結果。
◎台農一號品種與紫色種(花期12~5月),柱頭幾乎接觸到花藥,因此不必行人工授粉,經蜜蜂或其他昆蟲為媒介授粉即能結果。
功效
◎味甘酸,性平。
◎可消除油膩、幫助消化、強健肌膚及解酒等。
◎常用於消暑止渴、開胃、通便的功效,可治便秘、煩渴、鬱悶及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營養成分
◎黃色種百香果(花期5~12月)早期均採用人工異株異花授粉才能結果。
◎台農一號品種與紫色種(花期12~5月),柱頭幾乎接觸到花藥,因此不必行人工授粉,經蜜蜂或其他昆蟲為媒介授粉即能結果。
選購和食用
◎選擇具有品種特色的成熟果,外型寬大宗整而有重量感,百香果屬於後熟型之水果,自然成熟落地後,在放置2~3天後,香氣強度反而增加,更為甜美,如常溫放置7天後,逐漸枯萎的外皮漸皺,果肉漸起發酵的作用,果重減輕,風味差。
◎生果(未熟果)除糖度較低,酸度高,香氣不足,含澱粉量較多外,可能含過量之氰化物,不宜食用,但其含量會隨果實之成熟而逐漸消失。
栽種小叮嚀
◎果實經授粉後,約60~80天,果皮逐漸轉色為成熟應有的色澤,並自然掉落地上,採收時可在地上撿拾。
◎在樹上果實尚呈綠色的未熟果百香果,因經催熟後,酸度高,香味低,影響品質,不宜採收。